文采网
  • 首页
  • 古诗词
    • 高中古诗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宋词精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诗人
    • 唐代诗人
    • 宋代诗人
    • 元代诗人
    • 女诗人
    • 边塞诗人
    • 大历十才子
    • 苏门四学士
    • 元嘉三大家
  • 成语
  • 造句
  • 知识
  • 百科
  1. 首页
  2. 古诗词大全

古诗词大全

类型:
诗人:
艾青 曹操 曹雪芹 曹植 崔颢 董必武 杜牧 范成大 范仲淹 顾炎武 郭沫若 康有为 寇准 李白 李存勖 李大钊 李贺 李商隐 李煜 梁启超 刘邦 刘彻 刘禹锡 陆游 孟浩然 欧阳修 蒲松龄 戚继光 秦观 司马光 苏轼 孙中山 谭嗣同 唐寅 陶渊明 王安石 王勃 王国维 王维 魏征 文天祥 吴承恩 武则天 萧衍 谢灵运 颜真卿 杨慎 杨万里 于谦 袁枚 岳飞 张九龄 郑燮 朱熹 李隆基 司马迁 贾谊 施耐庵 屈原 郑板桥 洪秀全 张岱 秋瑾 宋江 王冕 诸葛亮 赵孟頫 庄周 晁错 赵匡胤 卓文君 沈括 王昭君 张仲景 孙膑 曾国藩 姜子牙 甄宓 罗贯中 唐伯虎 钱钟书
朝代: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 《 吴门别主人(一作吴门月夜与曹太尉话别) 》

    唐代诗人 李频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
    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 《 海上 》

    唐代诗人 李商隐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 《 闲步 》

    唐代诗人 司空图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 《 戏呈薛彝 》

    唐代诗人 皎然

    山僧不厌野,才子会须狂。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

  • 《 阳羡杂咏十九首。西阳亭 》

    唐代诗人 陆希声

    隔林残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犹在逐流萤。

  • 《 依韵和蠡泽王去微秀才见寄 》

    唐代诗人 李中

    咫尺风骚客,难谐面继酬。相思对烟雨,一雁下汀洲。
    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支筇朗吟罢,搔首独迟留。

  • 《 题都城南庄 》

    唐代诗人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 荆门病中雨后书怀寄幕中知己 》

    唐代诗人 齐己

    病根翻作忆山劳,一雨聊堪浣郁陶。心白未能忘水月,
    眼青独得见秋毫。蝉声晚簇枝枝急,云影晴分片片高。
    还忆赤松兄弟否,别来应见鹤衣毛。

  • 《 题田道者院 》

    唐代诗人 修睦

    入门空寂寂,真个出家儿。有行鬼不见,无心人谓痴。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欲别一何懒,相从所恨迟。

  • 《 哭凌霄山光上人 》

    唐代诗人 于鹄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黄昏溪路上,闻哭竺乾师。

  • 249/912
  • 1
  • ..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912
  • 下一页

热门诗词

  •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 瑞鹤仙·元日朝回
  •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
  • 居南岳怀沈彬
  • 水调歌头·庆平交七月十七
  •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 从军行(一作秋闺)
  •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 折柳赠行人
  • 答重阳

古诗词精选

热门成语

  • 畏罪潜逃
  • 豪门巨室
  • 知命之年
  • 废铜烂铁
  • 含辛茹苦
  • 翩翩风度
  • 油嘴花唇
  • 就地正法
  • 梗迹萍踪
  • 雄深雅健

最新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辉煌一生
  • 听从或丧命:李世民如何处理了大唐几十名股东的“裁员”?
  • 刘勰“尚武”精神对其“风骨”论的塑造效应
  • 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什么对秦始皇的评价越来越高?
  • 刘禹锡——中唐才子骄傲、嘴欠又乐观
  • 六首李商隐诗作,带你感受伤感岁月
  • 20首情诗圣手——李商隐字字关情
  • 李商隐: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
  • 钟离之战:南朝续命80年的决定性之战,地位堪比淝水之战
  • 施耐庵:文学巨匠的一生
  • 古诗.
  • 诗词.
  • 诗人.
  • 成语.
  • 知识.
  • 造句.
Copyright © 2021-2022 文采网All Rights Reserved